5月8日,南昌国际时尚周主题活动“非遗潮创:数字赋能,焕新东方韵”人工智能赋能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高端对话在江西省博物馆大厅启幕。传统工艺与非遗研究中心寇焱教授、沈海晖教授作为南昌市非遗保护研究专家代表受邀参会,与行业专家共议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前沿议题。
活动聚焦:科技赋能非遗传承新生态
本次高端对话作为南昌国际时尚周“盛典、秀、展、高端对话、赛”五大核心板块之一,以“人工智能赋能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为主题,旨在搭建非遗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推动南昌文化创意产业向国际化迈进。活动由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多部门及企业联合主办,《时尚芭莎》杂志社等单位承办,吸引了学界、业界多方关注。
前沿探讨:多维视角解锁非遗创新密码
原首都博物馆馆长、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韩永以“MR技术与博物馆传播”为题,分享了数字化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创新应用;清华大学教授李薇聚焦“AI赋能的非遗重生:从宋韵数字时装到全球时尚符号”,深入阐释AI如何助力非遗文化突破地域界限,转化为世界级时尚语言;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琦则围绕“创新设计与绿色投资”,提出以绿色、智能、跨界的设计思维展现非遗之美的路径。
学术担当:非遗传承的“科师大力量”
寇焱教授、沈海晖教授作为非遗研究领域的代表,在对话中结合教学与实践经验,就本土非遗元素的现代设计转化、高校在非遗数字化传承中的角色等议题与嘉宾展开交流,展现了传统工艺与非遗研究中心在非遗保护与创新领域的学术思考与实践探索。
此次高端对话不仅为非遗传承提供了“科技+文化”的创新思路,更以跨界交流为南昌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传统工艺与非遗研究中心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非遗研究与设计创新融合,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图文:江西传统工艺与非遗研究中心
编辑:刘晗露
审核:吴俊 周群 寇焱